农谚是中国农民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记忆,是一种简练而又准确的语言短语。农谚直观形象、明了易懂,富有生动的情景描绘和比喻,总结了农村生产中的许多规律和经验。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农谚。
春季作物的两个“抢”:
春季是农作物生长的一个关键时期,农谚中有两个“抢”:一是“抢种”,二是“抢插”。抢种指的是在土地没有完全解冻的情况下,抢在最前面播下庄稼,这时播下的庄稼出苗较早,吸收养分的时间也较长。抢插指的是在相应作物的最佳插秧时间未到之时,农民为了尽早完成插秧工作,就插入土中。这样做虽然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,但如果插秧过早,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。
夏收谚语“不足田奉斗”
夏天是农民秋收的关键时期,这个时候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安排收割,所以夏收的农谚也相当地重要。其中“不足田奉斗”就是其中一个经典的农谚。意思是说如果庄稼在种地时品种或者数量不够的话,在收成时就无法获得好的收成。其中“不足田”指的是品种和数量不足,“奉斗”指的是收获干粮的细竹器。
秋季的“黄金时间”
“十月一场霜,一场霜把树叶黄”,“春耕秋收勤,收成全家馨”等都是秋季的典型农谚。秋季是农民最为繁忙的时期。在这个时期进入了“三忙期”,即“忙九月、忙十月、忙收尾”。因为秋收时窗很短暂,抢收也容易失误,因此有句谚语说:“收谷进门开,四点半起牀山。”说明秋季是农民的黄金时间,越忙越要勤奋。
小结:以上便是一些典型的农谚,可以玩味推敲,同时更是对农民多年经验的总结和传承。农谚不光在农业生产中有应用价值,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常用。